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这些支出可以分为两类: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 **定义** :当后续支出显著提升了固定资产的性能、使用年限等,增加了其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时,应予以资本化。
- **会计处理** :
- 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
- 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核算。
- 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 **定义** :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会计处理** :
- 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等支出通常不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修理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 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的差异
- **税法规定** :资本化的标准主要从支出金额和占比、以及对使用寿命延长的可量化指标来判断。
- **会计判断** :主要看后续支出是否增加了固定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
### 其他注意事项
-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包括物业费、维护费、折旧费、更换费等,这些都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状态和维护使用效益。
- 在某些情况下,如修理费用达到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50%以上,或经过修理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可以延长两年以上等,这些支出可能满足资本化条件。
请根据具体情况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划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的条件是什么?
费用化后续支出如何影响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税务处理有何特殊规定?